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彩61-彩61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彩61-彩61

来源:彩612020-12-07 17:48

  

【十年·中国观察】只此青绿,中国“双碳”雄心背后的山河梦******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只此青绿,中国“双碳”雄心背后的山河梦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青峰叠嶂、绿水隐现,人在壮美河山中“诗意栖居”。持续走红的中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既是对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写意表达,也被视作“天人合一”东方生态观的生动呈现。

资料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中新社发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资料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中新社发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从王希孟笔下这抹传世青绿,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佳句名篇,自古以来,中国人便不吝抒发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即便如此,“金山银山”也一度被优先考量。经济高速增长、城镇不断扩张,粗放的发展方式让中国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

  不少人还记得2013年那个“十面霾伏”的春天。这年的前100天里,北京雾霾日数高达4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5倍。放眼全国,空气质量“爆表”亦成为常态。PM2.5——一种直径不及头发丝粗细二十分之一的细颗粒物,引起全民担忧。

  蓝天何以成了“难天”?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首任局长曲格平曾指出,难就难在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就难在环保意识的薄弱。

  当“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以为继,难,更得下决心改变。

  正是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一场蓝天保卫战打响。此后,相关顶层制度不断充实完善,中国人逐渐告别“呼吸之痛”。“十三五”以来,中国PM2.5年均浓度已实现“六连降”。2022年前8个月,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3%。

  不仅与雾霾交锋,还与污水较量、与沙漠赛跑……中国这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决策层前所未有的关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发展共识。

  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展现当代中国人山河梦更具雄心的一面——开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绿色仍是这场变革的主色调。看看接连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土地生命”两项环保大奖的河北塞罕坝林场,便能感知一二。

  50多年里,三代塞罕坝林场人“植”此青绿,用汗水将茫茫荒漠浇灌成百万亩人工林海。过去十年,这里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也披上绿衣。据测算,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万多吨,释放氧气近60万吨。

资料图:2021年7月30日,航拍塞罕坝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资料图:2021年7月30日,航拍塞罕坝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塞罕坝并不孤单。这十年,中国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四分之一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许多曾在沙漠边缘挣扎的地方重焕生机。

  绿色还在浸染中国大地。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透露,中国将强化森林碳汇,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育,力争10年内植树700亿棵。

  一场变革影响的对象,可以大到一个国家,也可以小到每个个体。

  中国社交平台上最近出现了不少“低碳博主”,“图图”是其中之一。分享空瓶回收攻略、参与闲置物品交换……她认真记录着自己的“低碳生活”点滴。虽多是些日常小事,却也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交流。“图图”相信,每一个行动都具有传播性,人们实践可持续行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旁观者。

  “绿色发展机制具有自我实现性质。”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如此解读这种新风尚:当越来越多人相信绿色发展可行并采取行动,更多成功案例就会出现。

  理论得到了现实的验证。选择简约适度生活,将低碳环保纳入衣食住行考量的中国人,眼下已不在少数。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中国消费者愿为环保改变消费习惯。生活方式转变背后,价值观念正在革新。

资料图:2021年3月11日,吉林长春的“纸壳先森兑换超市”店主整理回收的旧物。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资料图:2021年3月11日,吉林长春的“纸壳先森兑换超市”店主整理回收的旧物。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当然,变革必然伴随挑战。尤其对于向高质量发展“转轨”的中国经济来说,“双碳”带来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等阵痛不会一夜间消失。

  但化解难题也是个披沙拣金的过程。中国下定决心不要“污染的GDP”,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企业会自然而然被市场淘汰,高质量、可持续者将迎来发展“风口”。

  作为汽车领域后发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是个典型例子。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首富、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承认:“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领域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资料图:2022年6月25日,长安新款新能源汽车亮相重庆车展,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了解。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资料图:2022年6月25日,长安新款新能源汽车亮相重庆车展,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了解。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相比浮出水面的部分,绿色低碳经济的潜能更令人激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预计,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至少140万亿元人民币。在“十四五”期间与今后30到40年里,这笔投资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可观推动力。

  只此青绿,不只青绿。数百年前,中国画家以绚丽青绿描绘大好河山;数百年后,“双碳”雄心下,一幅更具层次感的现代版“千里江山图”已初现雏形。

  固然,这场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但随“画卷”徐徐展开,当代中国人的山河梦正愈加栩栩如生、可触可感。(完)

彩61

斯蒂芬·德波尔:希望各方共同努力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希望未来几周,我们能共同努力,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该框架将汇集全球各国的力量来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退化。”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国际关系助理副部长斯蒂芬·德波尔7日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上如是表示。

  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国际关系助理副部长斯蒂芬·德波尔在边会上发言。尹灵 摄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国际关系助理副部长斯蒂芬·德波尔在边会上作主旨发言。尹灵 摄

  斯蒂芬.德波尔表示,“加拿大一直支持中国担任主席国,确保COP15第二阶段会议能在自然环境方面通过达成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来取得积极成果。该框架将有利于大自然。”

  在斯蒂芬.德波尔看来,气候和自然危机息息相关,因此两种危机应共同得到解决。加拿大愿同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紧急行动,通过综合性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斯蒂芬.德波尔表示,中国和加拿大在环境方面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两国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合作仅仅只是两国历史上合作成就中最近的一项。两国在达成阻止自然环境破坏并恢复自然环境的共同目标上取得良好进展。

  “对中加两国在保护环境上共同达到的成就,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我也很期待两国未来的合作。”斯蒂芬.德波尔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彩61俄乌领导人针锋相对隔空喊话 各自为对话开条件
2024-04-14
彩61盖茨:去世后20年会关闭基金会 未来有富豪会接着做
2023-08-03
彩61姐妹被洪水卷走警方拒立案
2023-09-01
彩61家居企业为何不再争涌上市?
2023-06-30
彩61 志玲姐姐现身车展 依旧很嫩
2023-07-22
彩61央视重要提示:5月新规来了 第一条就超重磅
2024-04-10
彩61爱30年为何不敌相识两年
2024-03-22
彩61《纪元1800》评测:迎接工业时代的洗礼
2024-03-16
彩61NBA-火箭负勇士 哈登强攻上篮
2024-03-24
彩61想要拿到投资那么难吗
2023-07-15
彩61华泰柏瑞首季8混基涨不足10%
2024-04-11
彩61 日常物品微距摄影 你能认出是什么吗?
2024-05-02
彩61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厂区被完全摧毁 核心区现巨坑
2023-10-03
彩61中国工艺美术产业之路的“七连问”
2023-09-04
彩61日本土豪晒游艇豪宅 家里全是名表1张床单要12万
2024-04-18
彩6190后存款为0的真实原因
2023-12-22
彩61中年叛逆的陈志朋可真洒脱
2024-02-06
彩61高晓松吐槽"权游"打光暗:打手电才能看清谁领便当
2024-03-09
彩61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将公布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2024-01-08
彩61光明日报社2023年度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
2023-11-21
彩61陕西一中学女生被学生殴打
2024-01-07
彩61卡帅宣布放弃国足主教练职位:全部精力放在恒大
2023-09-02
彩61 不和实锤?赵丽颖取关前经纪人黄斌 曝资源全被带走
2024-05-20
彩61美国大师赛决赛轮分组 伍兹莫里纳利21:20出发
2023-08-28
加载更多
彩61地图